


郭绍纲01 溪邊景色 3F 2002 (油彩*畫布)
郭紹綱,1932年生,中國油畫家、藝術教育家。北京昌平人。1953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繪畫系。1955年赴俄留學,專攻油畫。1960年起在廣州美術學院任教,歷任油畫系副主任、美術教育系主任、副院長、院長。1985年起任教授,並出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理事。1999年獲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名譽教授頭餃和俄羅斯政府文化部授予普希金獎章。自六十年代起在穗、漢、津、杭、深、港、澳、加等地舉辦個人油畫、書法作品展覽二十余次。代表作有《紅帽姑娘》、《鹽洲西虎嶼》、《珠江口》、《總理與畫家》、《留念》、《馮鋼百先生像》、《蒲蟄龍先生像》等。出版作品專集有《郭紹綱油畫選》、《郭紹綱素描選集》、《郭紹綱油畫風景寫生》、《郭紹綱畫集》及美術教育、繪畫基礎專著等。
畫家郭绍纲對于生活和大自然充滿了熱愛與激情。他經常深入生活,到自然中去觀察、體驗、寫生。他熱衷于現實的風景寫生,以“擁抱”大自然為樂。他認為藝術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均來自對大自然的切身的觀察感受,只有在寫生中畫家才能爆發出活的靈感,才能抓住自然界變幻無窮的色彩和極富生命力的筆法。畫家還認為,“油畫寫生永遠不能被彩色攝影所取代就在于繪畫飽含詩情畫意的藝術表現力要高于機械的感光取影。因為寫生必然要發揮作者的主觀能動性,有感觸,有重點的選擇與表現。因畫家的見識、興致的區別,個性、風格也由此逐漸形成,並還會得到健康的發展。寫生與畫照片不同之處在于︰前者是從現實的空間物象中自由擷采,可以提煉、概括物象與景觀的精華;後者則為平面的傳移摹寫,限制了觀察的深入和創造力的發揮,更難以獲得生動而微妙的色彩關系和筆法語言的張力。”
郭紹綱的油畫,語言樸實、醇,筆法凝重、有力,格調淡雅、清新、平和、純真、嫻靜。畫面在大氣勢、大色調中求變化,在單純中求豐富,無論是色彩還是筆法,既概括凝練,又變化微妙,意趣無窮。
郭绍纲 ------
我熱衷于現實的風景寫生,以“擁抱”大自然為樂。在景觀的尋覓中,時因發現美的景點而激動,如不能及時去畫,總有難以釋懷之感。我總要求自己成為全天候的畫家。無論陰晴、朝暮、雨雪,都視為藝術表現自然美的機遇,不能輕易錯過。在現場選好最佳角度,是坐著畫,還是站著畫,完全從表現意境需要為出發點。在可坐可站的情況下,寧肯選擇站立作畫。因為站著畫,揮寫、進退自如,便于施展“拳腳”,抒發情感,有利于掌握色彩對比的遠觀效果。
油畫寫生永遠不能被彩色攝影所取代,就在于繪畫應當飽含詩情畫意的藝術表現力要高于機械的感光取影。因為寫生必然要發揮作者的主觀能動性,有感觸,有重點的選擇與表現。因畫家的見識、興致的區別,個性、風格也由此逐漸形成,並還會得到健康的發展。寫生與畫照片不同之處在于︰前者是從現實的空間物象中自由擷采,可以提煉、概括物象與景觀的精華;後者則為平面的傳移摹寫,限制了觀察的深入和創造力的發揮,更難以獲得生動而微妙的色彩關系和筆法語言的張力。
大自然的魅力無窮,我在多年堅持風景寫生中享受到它的恩惠是多方面的。這些作品可作為見證。希望廣大觀眾都能分享我的勞動收獲和幸福,明眼的觀眾會從中發現我作畫的情感和心境,如能提出寶貴意見,顯然會推動我在藝途中的進步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