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8日星期五

趙無極01抽象(版畫)






趙無極01 抽象 72.5x55cm 1986 (版畫) 有著錄

2008年4月17日星期四

胡悌麟02靜謚(油畫)




胡悌麟02 靜謚 30M 91x61cm 1999 (油彩*畫布)

胡悌麟艺术活动简历
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第十六军文工团团员。其间在土地改革、剿匪和抗美援朝的战争环境中,从事美术宣传、创作工作。
1954年在《东北战士》编辑部任美术编辑。
1949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画家在抗美援朝战争前线。
1951年画家在部队绘制朱德总司令巨幅画像。
1954年《草原骑兵》(水彩)。
1953年在朝鲜前线创作素描《挖坑道》,发表在《东北战士》杂志。
1954年创作素描《接阿妈尼进新家》。为《东北日报》、《解放军文艺》、《东北战士》等报刊杂志发表,并为第二届全国美展素描评选组特邀参评。
1954年8月,从部队考入沈阳东北美术专科学校(今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师从万金声教授等导师,系统接受美术专业教育。
1955年画家在东北美术专科学校油画教室作画。
1958年调至长春吉林艺术专科学校(今吉林艺术学院)从事美术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工作,同时创作出一批油画作品。
1959年创作油画《三下江南》。
1960年冬首次赴长白山林区写生。
1960年创作油画《瑞雪》入选全国美展,并发表于《人民日报》。
1964年创作油画《旗开得胜》。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时期,画家屡受冲击。期间被借调至吉林省文艺创编室美术创作组,创作了一批宣传画、水粉画及年画。
1973年至1976年画家数次赴长白山林区深入生活,为林区的女子采伐队画了许多速写,创作了年画《长白山下传捷报》。
"文革"结束后,画家先后担任了吉林艺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学院副院长等职务,同时在绘画创作上亦进入了自己的新时期。
1982年创作油画《农家》,同年赴美国展出。
1989年与尔宝瑞、张谧诠合作雕塑《天圆地方》。
1984年与青年画家贾涤非合作创作油画《杨靖宇将军》。
1986年创作油画《冬天卖苹果的姑娘》。
1981年创作油画《曲折的道路》在省美展获奖。
进入90年代后,画家数次赴贵州省探亲,由西南至东北作大跨度的地域风情比较,创作了一批油画作品,以扩展艺术表现的广度和深度。
1991-1996年画家数次赴西南云贵高原及长江三峡采风。
1991年初担任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参与吉林省美术创作、展览等组织工作。1993年吉林艺术学院举办"胡悌林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
1994年画家在露水河林局写生。
1998年从教学岗位退休,画家开始了一个油画创作的新阶段。1998年赴俄罗斯参观访问。参观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2008年4月16日星期三

蕭體中0012飛舞(已售出)





蕭體中0012 飛舞 51x41cm 2007 (油彩*畫布) 附畫家合照照片

1974年7月生于湖南邵阳人

大專畢業

現為職業畫家

幾經生活困苦歷練讓他創作的靈泉源源不斷,

寫實、寫意、具象、半具象、乃至於抽象都有許多精彩的創作

蕭體中0013拉丁舞(油畫)



蕭體中0013 拉丁舞 42.5x42.5cm (油彩*畫布) 附畫家合照照片

1974年7月生于湖南邵阳人

大專畢業

現為職業畫家

幾經生活困苦歷練讓他創作的靈泉源源不斷,

寫實、寫意、具象、半具象、乃至於抽象都有許多精彩的創作

黃山松11文字禪-善(油畫)




黃山松11 文字禪-善 80x80cm (油彩*畫布)
職業畫家

黃山松10文字禪-思(油畫)



黃山松10 文字禪-思 80x80cm (油彩*畫布)

職業畫家

曾茂煌28魚與陶罐(已售出)




曾茂煌28 魚與陶罐 8F 45.5x38cm 1995 (油畫)

曾茂煌
1934年 台灣省新竹縣人,省立師專專科畢
1968年 全省教員美展油畫優
1969年 第廿四屆省美展油畫優選
1970年 全省教員美展油畫優選
1971年 台北院轄市第二屆油畫第一名、第六屆全國美展油畫佳作獎、台北市第三屆美展油畫優選 1974年 卅七屆台陽美展西畫優選、第六屆全國美展入選優良作者近作展「國父紀念館」、台北市第六屆美展油畫第一名
1975年 卅屆全省美展油畫優選、卅八屆台陽美展油畫金牌獎
1977年 卅一屆全省美展油畫第三名、四十屆台陽美展油畫金牌獎、台北市中小學校教師書畫展油畫第一名
1978年 國父紀念館中山畫廊收藏油畫「建設」一幅,考察韓日美術教育
1979年 台北三雅畫廊舉行油畫小品展
1980年 歷屆省展得獎作家邀請展出品、中國美術協會聯合舉辦第一次美術作品展覽出品
1981年 全國當代名家聯展、省立博物館個展
1982年 全國當代名家聯展
1983年 登錄於中華民國現代名人錄
1985年 台灣省全省美術40週年回顧展台北市中小學美術教師聯展
1986年 舉行第三次個展「百家畫廊」
1987年 台陽展會友出品
1988年 省立美術館收藏「鄉趣」一幅,應邀省立美術館開館美展
1989年 台中現代畫廊個展、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個展
1990年 台北輝煌時代畫廊個展、第九屆紀元美展
1991年 亞洲雙年展
1992年 第十屆紀元美展
1993年 李石樵美術館文化中心舉行六十回顧展

楊嚴囊01山色(油畫)





楊嚴囊01 山色 53x45.5cm 1988 (油彩*畫布)

楊嚴囊
民國39年生,台灣省雲林縣人,專職創作,省公教展二、三名,全國美展第二名,全國油畫展、台陽美展、全省美展多次第一名,全省美展免審查作家,個展13次,專輯七集
1971/06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舉辦之全國大專院校師生素描展
1982/05應邀參加中華民國千人美展
1984/09獲高雄市第二屆美展佳作奬,中華民國,大韓國書畫名家展
1985/07獲全省公教美展第二名
1986/04應邀參加中華民國七十四年代美術大展
1987/09獲全省公教美展第二名
1988/06獲全省公教美展優選
1989/07獲全省公教美展第三名,獲第三屆南瀛美展佳作奬
1990/05獲第四屆南瀛美展佳作奬
1994/05五人聯展國立台灣美術館

林榮杰01城門(油畫)







林榮杰01 城門 4F 33x24cm (油彩*畫布)

林榮杰 1914年生

任教嘉義郡大埔公學校


1938年以[蓖麻和小孩]入選第一回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

1939年以[乳牛]入選第二回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

1938年以[子供]入選第五回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

雲友01日月潭(油畫)




雲友01 日月潭 65.5x52cm 1955 (油彩*畫布)
作者不詳

2008年4月15日星期二

鄭世璠01月桂樹裡(油畫)




鄭世璠01 月桂樹裡 8F 45.5x38 1969 (油彩*畫板)
第一屆全國書畫展覽會特邀參展作品
1970第六回日華現代美術展出品並著錄P22中

鄭世璠先生
字子珍,號如璞,筆名星帆,民國四年生,台灣新竹市人。台北第二師範學校演習科(今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畢業。現專事繪畫創作,鄭世璠先生從事繪畫工作六十餘年,是一位努力、踏實、持續奮鬥成功的資深藝術工作者。早年受李澤藩先生啟蒙,後隨石川欽一郎、小原整研習繪畫。憑藉自我淬勵,廣泛涉獵,在繪畫、詩詞以及藝術評論方面皆能自成一格。鄭先生曾任小學教師、新聞記者、雜誌編輯、藝術評論、銀行研究員。他的創作歷程跨越日據與光復後兩個時代,作品從寫生到心象的發抒,從具象到抽象勇於創新,不拘限於單一樣式,畫中富含詩意,誠懇地忠於自己內心的感受。台灣近代美術發展的過程,鄭世璠先生會對美術活動積極參與,熱情投入;舉凡北二師美展、府展、一盧會美展、台灣水彩畫展、全省美展、台陽美展、青雲美展等大型重要展覽,及中日、亞細亞美術交流展、泰國國際藝術等文化交流。迭有新作參展。又曾創設芳蘭美術會,召集舉辦芳蘭美展,在台灣美術運動當中,持續參與深獲推崇。
  鄭世璠先生自日據時代始,即無視現實環境之惡劣,持續堅持創作,主題深入關心台灣,在各階段的美術活動中穿針引線,推展美術不遺餘力。更以自我淬練出富含詩意的各種風貌,表現台灣的人文景象,評審委員會評定為第十七屆吳三連獎藝術獎西畫類得獎人。
早期作品寫實風景為主,後漸趨半具像及幻想風格。用色鮮艷、活潑、大膽,揮灑自如。

簡昌達01阿里山姐妹潭(油畫)


簡昌達01 阿里山姐妹潭 25F 80x65cm (油彩*畫作)

1962年出生於台灣省屏東縣。
1979第34屆全省美展入選。
1985當代美術大展、全國油畫展優選獎、台陽美展優選獎
1986台陽美展優選獎。
1987台陽美展銀牌獎。
1988台陽美展銀牌獎、美國文化中心首次個展、中華民國美術發展展覽「省立美術館開館展」。
1989台陽美展優選獎。
1990榮獲台陽美展銀牌獎。
1991獲選為台陽美術協會會員、台灣大學美術社油畫指導老師、淡江大學展覽廳個展。
1994亞洲春季沙龍展。
1996台灣美術精萃大陸巡迴展「台北、上海、北京」。
1998「海的傳人、澎湖之美」油畫展。
2000國泰世華銀行藝術中心「繽紛兩岸」、山美術館&國泰世華銀行典藏聯展。國泰世華銀行藝術中心「小品之美」油畫聯展。
2001國泰世華銀行藝術中心「光與色」油畫個展。
2003國泰世華銀行藝術中心「戀戀台灣」油畫聯展。
2005國泰世華銀行藝術中心「山海戀」油畫聯展。獲選為屏東墾丁半島藝術季進駐畫家。
台陽美術協會會員、中華民國油畫學會會員、現為專業畫家。

簡昌達先生早期師隨李石樵、陳景容、楊三郎等大師習藝。在觀賞 簡昌達 的畫作透過印象派的視野詮釋光與色的變化,創作時喜以畫堆甩蓋的方式製造渾厚多變的肌理層,並藉此達到色彩顏料隨機融簡昌達先生早期師隨李石樵、合的效果,於風格上瀟灑豪邁自信坦率。而觀賞簡老師的畫作不能僅停留於表象的景物題材,而從心靈上的探索以及他對自然的感情世界來深入發掘。其對不同的自然風景,是壯麗的山川、優美的樹林,及古樸的鄉村農舍等表象,轉換成點、線、面的繪圖要素,並思考如何將這些繪畫要素透過構圖、造形、色彩、層次、明暗、空間等表現於畫布上,因此他畫的並不僅是實景的寫實而是心靈的描述,在透過觀察、研究何感觸之後的再造結果,而呈現作者創造實景的內在感情。其作品深受國內外收藏家及公私立單位的肯定與收藏。

張杰01荷花(已售出)


別人定價15萬, 本畫廊特價15000.
張杰01 荷花 74.5x53cm 對開 (水彩*紙本)

張杰 浙江定海人,1920年代出生於上海市,早年攻讀于江蘇正則藝專,師承 呂鳳子 先生,奠下書法與國畫基礎。畢業後來台教書,喜愛台灣宜人景色,認為氣候較潮濕,適合畫水彩畫,因此常在全省各地寫生。
年過八十、從事繪畫近甲子的老畫家,一生作品多彩多姿,題材自:風景、靜物、人物、海鷗、金魚、蘭花、桃子…等,均為創作入畫。
畫荷大師張杰手中的畫筆,不經意地一抹、一挑,只見一朵盛開的荷花便浮出於畫紙上,之後荷葉上的露珠乍現。不到5分鐘,一幅充滿寫意的荷花圖就完成了。
張杰說,人生譬如朝露,但生命之美要像荷花,不論花開、花落都要樂觀以對。要不是蓄著長髯,鬍鬚已斑白,許 多人不相信眼前聲音宏亮,雙眼炯炯有神的張杰已經八十多歲了。
菸酒不沾的張杰,如今每隔一、兩年接受健康檢查,每次報告一出來,除了血壓稍高,其他數值都正常,沒有糖尿病,也沒有心臟病,讓醫師嘖嘖稱奇。他說,小時候曾因腳腫開刀,切除骨結核,壯年時一次不知名的感染造成肚子流膿,幸運逃過死神的魔掌後,從此就少生病。
張杰強調,人體最佳的抗體就是樂天知命,他能吃、能睡、能動,便宜如炒蛋及青江菜,高貴如法國美食蝸牛,都是他的最愛,而且天天喝牛奶、吃水果;雖然半夜一、兩點才就寢,但倒頭就睡,而且一覺到天亮;晨起蒔花種草,隨時提筆作畫,連搬畫架、畫框也不假手他人,加上出入住家都靠爬樓梯,讓他健步如飛。
提到最鍾愛的荷花,張杰說,自己畫荷不計其數,但由一年四季荷的生長遞嬗,再印證人的生老病死,終究都歸於塵土,因此他奉勸大家不必為錢包有多少錢而煩惱,「沒錢啃麵包,有錢吃牛排」,各有不同的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張杰透露,在七○年代流行迪斯可之際,他在美國友人提議下,每周來個迪斯可熱舞,讓他精神暢快。他說,「我的個性灑脫,平常做畫就是大筆一揮,連跳舞也不管什麼舞步,只要應著節拍即可」,現在雖然不跳了,但言談中,卻依然散發他在滾滾紅塵中的瀟灑。
談到近三十年來所作的「荷」,張杰說:「荷代表了我,我就是荷」,其姿色千變萬,百畫不厭,每至植物園的荷塘,從其出生、成長、盛放、結蓮而至秋殘,荷的一生盡入張杰筆底,他深感蓮花─出污泥而不染,象徵著純潔、清高、脫俗與氣質不凡,反之,在畫荷過程中,無形也陶冶了畫家的清風志節!

張啟華01靜物(油畫)





張啟華01 靜物 45.5x38cm (油彩*畫布)

出生於高雄1910年11月10日,祖父經營養豬業致富,父親張唐繼承家業,也精通施文經書;母親孫千,擅長刺繡。受雙親遺傳,自幼就喜愛畫畫,7歲時,父親過世。 9歲時,進入苓雅寮公學校就讀,後來又至台南私立長老教會中學就讀,當時,廖繼春也於台南私立長老教會中學任教。4月赴日到日本,原宣稱習醫,卻悄悄轉讀東京美術學校,受教於大久保作次郎、安宅安五郎。留日期間逐漸在展覽中展露頭角,2年後,春,張啟華作品「噴水池」入選第一回獨立會展。【劉啟祥同年以『台南風景』入選日本的二科會展。由於二科會展與獨立會展是日本兩大民間美術團體,規模與官方的帝國美術展覽會互別苗頭,因此張啟華便邀集了在日本留學的畫友舉行慶功宴。】,作品「旗后福聚樓」日本美術學校校展首獎。【這一張畫是張啟華留日返台度假時,和他以前就讀於台南私立中學的老師廖繼春到高雄旗后港邊一家酒樓福聚樓附近寫生所完成的,畫中正在畫大海的人物就是廖繼春。】,1931年3月,畢業於日本東京美術學校。一年後,張啟華作品「下田港」入選第三回獨立展。返台後,在高雄婦人會館舉行首次個展,並在同一年結識了劉啟祥。第二年,以作品「海岸通」,入選第七屆台展。後來一直到戰後,張氏先後任職於金融機關與戲院。1952年與劉啟祥組織高雄美術研究會,成立宗旨於謀求南部地方人士有欣賞美術之美的機會,1953年參與創辦台灣南部美術協會,1年後,作品「鹹魚」獲第9屆省展主席特選第1名,之後曾多次入選。1960年獲第15屆免審查作家。3年後,在高雄「新聞報文化中心」舉辦第2次個展,觀眾與藝評反應熱列。1970美展改為公募展,遂逐步擴大成為全國性的重要展覽會。在主持美展期間,張啟華仍與北部畫友保持聯繫,不僅多次入選紀元美展、省展及臺陽展。1980年起因健康緣故,張氏未再參加南部展活動,對台灣南部美術貢獻良多,晚年仍不辭跋涉赴各地寫生,陸續完成五十號至一百號大作。1996年,逝世於高雄醫學院。1998年,12月25日-1999年,「美術行者張啟華」於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作品共131幅。
(出處陳宥如)

紀有泉01少女(油畫)--入選第九回台展畫作



紀有泉01 少女 40F 100x80cm (油彩*畫布)--本畫即為1935入選第九回台灣美術展覽會(台展)畫作
紀有泉 (1909-1993) 著錄於台展府展台灣畫家西洋畫圖錄第120頁
梧棲鎮文化里人,生於1909,卒於民國 82 年農曆 3 月 16 日。自幼慧黠,思想新潮。1927年說服其父,資助盤纏, 隻身前往中國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接受 4 年的正統美術教育,深受潘天壽、張善孖(張大千之兄)影響,畢業後受聘擔任新華藝術學校助教一年,與陳澄波交往頗深,作畫以油畫為主,專擅人物仕女,畫作不多,大抵贈送友人。
1932年於廈門舉辦個展,甚獲肯定。其作品曾入選第ㄧ、二、九回臺灣總督府美術展。因擅長北京語,曾擔任各船頭行通譯工作達 4 年之久。1939年於梧棲開設有泉寫真館。
光復後,執教於清水高中,因對美術相當熱衷,籌設清中畫室,義務指導學生美術學習與創作,作育英才誨人不倦,一生奉獻美術,數十年如一日,雕塑大師楊英風、林文德即為其高足。有泉作畫之餘,嗜唱京劇,曾與鎮內同好自組京劇團,自娛娛人。

呂基正01南門古樓(油畫)





呂基正01 南門古樓 6F 41x31.5cm (油彩*畫板)
呂基正 (許聲基)
1914年生,卒於1990年。
台北永樂町人,
1924年入廈門繪畫學院1926年畢業。
1926年曾到東京的本鄉繪畫研究所進修西畫,
1928年返回廈門;
1932年進入日本神港洋畫研究所夜間部學習,
1933年起,呂基正定期(每年兩次)入選第十九回及二十回及第二十一回兵庫縣美協展覽會,入選中央美展。
1934年以[商品陳列窗]入選第八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台展)入選,
1934年入選第八回全關西美展,洋畫展於廈門台灣公會
1937年9月,呂基正與張萬傳、陳德旺、洪瑞麟、陳春德共同發起「Mouve Artists’Society洋畫集團」,簡稱M.A.S.。
1937年個展於廈門美專和鼓浪嶼大和俱樂部,
1937年組青天畫會包括張萬傳、王逸雲、矢野重之、高橋亥等13人
1949年發起「青雲美術研究會」。
呂基正曾獲首屆全省美展特選第一名長官獎,及中國畫學會五十八年度最優油畫家金爵獎。

方昭然02玉山日出(油畫)




方昭然02 玉山日出 30F 91x72.5cm (油彩*畫布)

方昭然 Fang Jau-ran 又名東方昭然。

1923年出生於台南古都,

1938年15歲時以[文昌閣遠眺風景]獲第一回臺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府展」1938)入選, 1940年以[樂器庫]獲第三回臺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入選,
1941年以[廟的朝]獲第四回臺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入選,
東京鈴木繪畫研究所進修,
1942年以[佛像]獲第五回臺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入選,
1943年以[古祠的肖像]獲第六回臺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入選,
1946年主持台南孔廟畫室,
1947年獲得首屆台灣省美展特選獎
1956年台北博物館國立歷史博物館個展,
1960年台南高雄個展,
1966年日本橋造型畫廊個展,
1971年東京創設東方昭然常設展會場,
受聘台灣觀光協會日本事務所及日本亞細亞航空之美術顧問,
1978年起擔任日本亞細亞航空之「臺灣畫情」特約畫家,
1994年東急百貨店美術畫廊個展,
1994年於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近作展,
1995年大阪西區成立[東方繪畫館], 台北SOGO個展,
1996年大葉高島屋個展,
2002年台北市政府名人畫廊舉行畫業六十餘年個展,
2003年台南市政府舉行東方昭然個展,
日本美術家聯盟會員,
目前僑居日本。

方昭然01祭孔圖(水彩)





方昭然01 祭孔圖 30F 91x72.5cm (水彩*紙本)

方昭然
又名東方昭然。
1923年出生於台南古都,
1938年15歲時以[文昌閣遠眺風景]獲第一回臺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府展」1938)入選,
1940年以[樂器庫]獲第三回臺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入選,
1941年以[廟的朝]獲第四回臺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入選,

東京鈴木繪畫研究所進修,
1942年以[佛像]獲第五回臺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入選,
1943年以[古祠的肖像]獲第六回臺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入選,
1946年主持台南孔廟畫室,
1947年獲得首屆台灣省美展特選獎
1956年台北博物館國立歷史博物館個展,
1960年台南高雄個展,
1966年日本橋造型畫廊個展,
1971年東京創設東方昭然常設展會場,
受聘台灣觀光協會日本事務所及日本亞細亞航空之美術顧問,
1978年起擔任日本亞細亞航空之「臺灣畫情」特約畫家,
1994年東急百貨店美術畫廊個展,
1994年於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近作展,
1995年大阪西區成立[東方繪畫館],
台北SOGO個展,
1996年大葉高島屋個展,
2002年台北市政府名人畫廊舉行畫業六十餘年個展,
2003年台南市政府舉行東方昭然個展,
日本美術家聯盟會員,
目前僑居日本。